加密市场2022-12-15 15:32:51
本文乃虚构故事,若与现实世界关联任何,纯属巧合,不胜荣幸。
NVIDIA自家FE的堆料、炫技在这一代再度加强,举例RTX 3080 FE: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AIC参考性设计,众多AIC选择让自己的走量型号在合理的范围内缩水到极致,下图只是举例,其实每家AIC策略都雷同:
FE有复杂设计、高成本的散热器兜底,才能在较小的尺寸范围内得到合理的性能。但AIC们公版参考性设计PCB的走量非公显卡,为了控制成本则不能这么做。
在实际情况中AIC们还是发现:PG 132的尺寸相比有点变态的FE (PG133)算是很长,但仍然不够长。
要那么长干什么呢?是为了更方便适配散热器。
散热器做那么大尺寸干啥?
哦,原来是Samsung套皮8nm的GPU与Micron GDDR6X太热。打住,再提下去就没意思了。言归正传PCB尺寸:既然尺寸不够长又需要适配大散热器,显然需要做一些操作:
就不指名道姓了(其实多家国外媒体有讲过),下面这种方案的电源接口,虽然看似聪明的用转接节省了一部分PCB空间:
但是实际大货的接口——里面的端子是类似这样的:
脆弱的接口端子的故障情况,并非网友抱怨的“容易插歪”、“插到陷进去”这么简单:如果只是插不进点不亮,客户大可以RMA,怕就怕插进去了而且能用——但实际是歪的。
不想多说了,贵司Taipei HQ做人没底线,大陆工厂做事没底线,好自为之。
不止台系AIC,陆系AIC也来了“脏”操作——别急发函,是说卡变脏,不是你们的心。
说来惭愧,这个小标题是在2月就已经存在了,但一直一直很忙没时间写。不过关注我的朋友们显然也不是等闲之辈,在昨天这篇想法中就有人提到了类似的情况:
感谢
的贡献。个人对这几点的观点:
1. 事实如此。
2. 有一定争议但属实。
3. 正常情况,对应AIC在此处的恶叫“不作为”。
4. 不止它一家,其实是每一家,程度分轻重而已。硅脂垫问题属实,小聪明耍不得。
5. 太正常了,有钱不赚是圣人,圣人不应留人间。
6. 倒不是所有经销商提货都开挖......尤其是大品牌经销商。下面是故事时间,听听就好 千万别当真:
2020年12月底,一张来自大陆北方渠道的某台系AIC RTX 2070 Super,因风扇异响送修渠道,渠道表示需走代保流程,一周后将卡寄送该台系AIC的北方工厂检修。
2021年3月初,卡主拿回显卡,发现扇叶上有清除灰尘的痕迹。故事到这里结束了,但其实可以出个问题,考考评论区的各位:
这张卡在返修期间的生产总值为?
(平均ETH价格2900 USD,平均算力43MH/s)
(需给出完整解题过程)不指明是哪方巨头,也不确切指责它的“罪名”,但相信各位都可以根据这一节的小标题以及这篇文章的大标题意会。
如何抢先上市翻车还自吹自擂;
如何控制喉舌不成便仗势欺人;
如何道貌岸然通稿宣无法破解。各位都知道是谁。
(以下是不在本文做更多解释但值得一提的操作)
厂商:
某品牌专门为挖矿规划的笔电产品线部分AIC售后政策涉嫌歧视渠道:
某国内电商巨头显卡售后中饱私囊某硬盘厂商大陆上游渠道压货抬价按照目前依旧离谱的全球市场表现,预计瓜摊很难不开第二期,虽然衷心希望不要再有更多伤害玩家的事情发生。
“交易所 官方网站”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bitokx@163.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页面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