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政府于7 月6 日针对《2022年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修订)条例草案》通过首读及开始二读。如果修订法例成功通过,2023 年6 月1 日起,任何未获香港政府发牌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将不被容许在香港活动,将有机会涵盖去中心化交易所及中心化交易所,以及NFT等相关虚拟资产。
换言之,当新条例通过后,包括Binance 等加密货币交易所所有未领有「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牌照」,而又继续在香港运作,将会违反相关法规,并可能负上相关法律责任(香港目前持有香港证监会发出与虚拟资产相关牌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就只有与「OSL Digital Securities Limited」及「HashKey Brokerage Services Limited」两家公司相关的交易所)。
2023年3月
香港财库局表示将于2024年
提出对稳定币的监管制度
香港政府辖下的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下称财库局)局长许正宇于日前表示,香港即将会发展Web3 产业,换言之长远而言香港并不会自绝于虚拟/加密货币机制。他进出一步指出,香港金管局正将研究一套「稳定币监管制度」,亦即未来香港政府或财库局,可能对稳定币交易或流通提供一套制度,目目标实行时间是来年2024年。
目前我们无法得知当中的细节,但可以确定香港政府将会「吸纳」加密货币体系,而提供相关的管制或监管方式。
2023年2月20日
香港证监会将于2023年6月1日发牌
正咨询散户投资细节
2023年2月20日,香港证监会(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正式就香港虚拟货币发牌制度进行咨询,并宣布将会于6月1日正式发牌。较去年香港政府预计「最快」于3月1日实行的时间,推迟约3个月。
同时,香港证监会正宣布展开咨询,截止期为今年3月31日,时限约1个余月,内容为虚拟货币营运商日后能否向「零售投资者」,即俗称「散户」,提供服务及其相关措施。原文为:「应否准许持牌平台营运者向零售投资者提供服务;如准许的话,除了所建议一系列妥善的投资者保障措施(包括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确保合适性和代币纳入的有关规定)外,还应实行哪些措施。」
综合香港当地媒体《信报》及《HK01》报导。香港证监会目前对于散户能否投资虚拟货币持开放态度,但却提出以下数项框架作咨询:
1、为客户设定投资上限:
包括对评估投资者知识,了解其资产状况等,须为每名客户设定投资上限。
2、客户须先存入资金,才能正式交易:
不能向客户大规模借贷,包括提供俗称「孖展」的融资。
3、散户仅可购买「大型虚拟资产」:
以目前定义,即该货币已获至少两所独立指数供应商纳入其指数之中,包括「比特币」(BTC)、「以太币」(ETH)及「莱特币」(LTC)等。
4、须设有补偿机制:
如有交易平台违约或黑客入侵事件时,应向受影响用户提供适度保偿。
另外,对于申请牌照的交易所,亦有以下各项建议要求:
1、发牌交易所可自行决定上架货币,但要符合相关「条件」:
交易所将货币上架之前,应考虑其市值,日均成交量和往绩纪录等。
2、建立「代币纳入及检讨委员会」,定期检讨:
由风险及科技管理层组成的委会员,负责订立、执行、纳入或撤销虚拟资产买卖的准则,并应每月向董事会进行汇报。
由上文可见,是次香港政府咨询对散户的态度较为开放,但亦未完全接受散户可于香港地区的持牌交易所中、完全自由地交易虚拟货币,或须接受「交易上限」、「无法孖展」、「只可购买大型资产」等条件限制。
对于有意申请领牌照的交易所,香港证监亦展示较大自由度,容许交易所有限度自行选择上架货币等,惟需要订立长期持续的检讨机制。
不过,现时香港政府及证监对上述所有建议,仍处于咨询阶段,距离6月1日正式发牌尚有约3个月时间。最终相关法规或细节,将有待香港政府及证监进一步阐明。
2022年10月31日
香港金融科技周2022:港府对虚拟资产宣言重点
香港政府近日对虚拟货币的态度有望转趋开放。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于10月31日香港金融科技周2022开幕前,发布了「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正式就虚拟自资产行业和生态阐绎鲜明的政策立场和方针。
发言中提及的内容较市场预期更为宽松,币研总括包括以下各项重点:
一、香港对整体加密货币的兼容「愿景」
首先,政府明确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将对虚拟资产行业持「开放和兼容的态度」,并表示「虚拟资产在市场上上已变得不可或缺」,更认同「分布式分类帐技术(DLY)」和Web 3.0 在金融和商贸的未来发展潜力。对于币圈及香港加密货币投资者而言,至少可见香港政府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并非「一刀切」。
二、NFT/元宇宙
是次宣言的另一要点,在于香港政府正式提及市场争议已久的NFT及元宇宙议题。
在宣言当中,陈茂波明言:「香港拥有蓬勃的虚拟资产生态圈,这能透过我们市场中的非同质化代币(“NFT”)发行、元宇宙开发者……在金融创新角度而言,让不同种类的产品(如债务证券)代币化,定必能够迎来更大机遇。」
虽然当中并未明言未来将如何立法,应对NFT或是元宇宙,但既然政府指明相关资产将会是「重大机遇」,就代表未来的监管当中很有可能容许相关资产存在。
配合上文提及政府亦有意发展Web3 技术或相关平台,亦可见政府对于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态度及相关体系持开放态度。
三、ETF、代币化资产的产权、稳定币
政府特别在宣言中提到三项虚拟资产产品,包括虚拟资产交易所买卖基金ETF、代币化资产的产权和稳定币。
整体而言,政府对这些虚拟资产产品持开放甚至欢迎的态度,认为虚拟资产作为一种投资配置是一种趋势,但同样需要有适当的监管安排,以确保投资者利益,减低风险。
比如政府将推出代币化的绿色债卷(后文将有更详细讲解),因目前法例如「私人产权法例」,未能覆盖代币化资产,政府计划日后检讨相关事项,以便为提供稳健的法律基础;稳定币、ETF 方面,政府则认为属连结虚拟资产与传统金融的产品,并将就相关的监管制度咨询,为日后作准备。
从以上可见,政府虽有意监管虚拟资产,但仍为市场保留相当发展空间,并尊重业界意见,希望香港加密货币产业将以可持续方式发展。
“交易所 官方网站”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bitokx@163.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