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市场2022-12-01 15:11:46
继火币“借壳”港股上市公司桐成控股(http://01611.HK)之后,步步紧跟的OK也于11月28日有了新动作:
前进控股(股份代号:01499)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建议将该公司英文名称由“LEAP Holdings Group Limited”更改为“OKG Technology Holdings Limited”,并将本公司中文名称由“前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更改为“欧科云链控股有限公司”。“招安”“上岸”之声由此不绝,一时间关于国内两大的乐观猜测也不断传出。然而抽丝剥茧后我们会发现,看似烈火烹油的“大好形势”背后,其实正隐藏着火币、OK无处安放的焦虑与彷徨。
监管层的态度虽然一直明晦不定,但一直以来政策底线还是很清晰的:目前国内关于“币”,不会放开,不要奢望现有的交易所被“招安”,更没有“牌照”一说。
包括最新12月1日海南“数字资产交易”的“利好消息”,其实也是移花接木强行解读罢了——对监管而言,国内的“数字资产交易”从来不是数字货币的开放交易,而只限定于有实体资产支撑的“资产通证化”,后者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真正的风向所在。
从这点上,火币和OK看似深耕国内,其实却一直头悬“达摩克里斯之剑”,随时有着被一剑封喉的风险——自己的诸多业务既游走在国内监管的灰色地带,又在国家倡导的“数字资产交易”领域并不占据明显优势。
正因为深知其中的差别,明白监管的红线与自身存续经营的风险,火币、OK才选择一边转移重心到海南等“先行区”,积极试探监管态度,另一边又不得不留有后手选择在港股寻求“壳标的”,备好退路。
所以,火币、OK分别借壳原“桐城控股”和“前进控股”的背后,正是其冀图“曲线救国”的焦虑和无奈:
国内(内地)的监管愈加收紧,涉“币”经营、商务活动的敏感度随之加大,对绝大部分业务和流量都倚重国内的火币和OK而言,借壳港股一方面可以剥离敏感,在国内(内地)以“链”的名义展开各项业务(包括12月1日海南的这次所谓“利好”);
另一方面,将来一旦国内(内地)监管受限,还可退居香港,不至于手足无措。据以上数据也可见,无论是火币借壳的原“桐城控股”还是OK借壳的“前进控股”,从基本面、近年来表现、财务指标上来看,之前都是不折不扣的“垃圾股”——原主营业务式微、持续巨额亏损、市盈率奇高等等。
这些对于火币和OK无疑都是沉重的“负资产”,它们之所以甘于“花钱买吃亏”,更凸显了其对冲国内监管不确定性的焦虑和无奈。
正如嘉楠耘智不久前在纳斯达克的上市,带动了整个行业的热度,说明了“Old Money”对新兴技术领域的逐步关注,一直以来,登陆资本市场、成功上市,都意味着收获资本和主流认可。
而火币、OK选择香港作为借壳之地,则无外乎两点——可选的便宜“壳标的”较多、叠加相对宽松的借壳门槛,却并不意味着港交所和传统资本市场对其的认可,花钱买壳之后,也并非万事大吉。
曾冲击在港上市的比特大陆和亿邦国际就是最好的例证:港交所认为数字加密货币行业波动性过高,无法判断未来 1-2 年内这个市场是否还会继续存在,所以港交所监管层依旧对数字加密货币市场持观望态度。
包括嘉楠耘智上市前借壳A股、挂牌新三板、转战港股的一波三折,也说明了传统资本市场的入场券远没有这么轻易获得,其中,火币、OK等相继的借壳动作,也其实就隐藏了巨大的直接风险:
据悉,港交所也已修订《上市规则》有关借壳上市以及持续上市准则的相关条例,并于10月1日已正式生效,正在进行借壳的火币和OK,就面临被质询乃至退市的可能。
况且监管态度之外,香港体量太小,火币和OK选择香港作为后路,也更像是无奈之举。
相比国际化的币安而言,即便火币、OK能够在港交所的谨慎之中最终获得香港地区的认可,将来国内(内地)一旦监管政策框架落定,选择加大力度清理加密数字货币交易,重度倚重国内用户和市场的它们在业务上势必受到莫大冲击。
格局预示了企业的未来,所以某种程度上,一直放眼全球的币安,也难怪领先火币、OK数个身段,并在最近有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
相较于火币、OK,分布式办公的币安无疑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并且在积极布局全球化、各项合规业务齐头并进的情况下,未来的稳健发展和增长潜力更是不言自明。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HT、OKB所依赖的价值主体而言,国际化和防单一风险方面“速度”本就大大滞后于币安,而今又因为业务集中国内,深度掣肘于监管明晦不定的表态,投鼠忌器,发展的“加速度”也在落后,两相加总之下,BNB与两者的未来差距难免加大。
而且作为直接承载价值和预期的平台币,整个“借壳”的环节中,每一次消息的披露都引得HT和OKB突然大幅拉升(颇为吊诡的是,甚至不乏提前异动),之后却又难免归于平静。普通投资者一次次期望落空又追高受损,使得本就价值含量不断落后于BNB的HT、OKB,更加让人难以放心。
未来终会来。监管的态度其实一直很明晰,13年的五部委通知和17年的“9.4”已经为国内的数字货币市场市场划定了最基础的边界,与其追逐虚无缥缈的可能与取巧,不如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合规业务,积极布局全球化,用自己的实力和努力来对冲不确定性。
当下能做的、该做的,很简单:坚持行正确的事,用心打磨合规产品,全力以赴服务客户,这就够了。
不必焦虑,做好自己,风起时,自会远赴云霄之上。
“交易所 官方网站”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bitokx@163.com,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页面加载中...